…A Touch and yet not a Touch

2019年个人阅读Top10

千层面

19年读书数目并不太多,但还是收获了很多对自己意义重大和非常喜欢的书,也切身感受到了量变引起的质变,无论是表达的欲望还是能力都比以前增进了。2020年希望可以继续保持阅读激情,在广度和深度上走得更远一点。

以下排名分先后。


1. 詹姆斯·乔伊斯《尤利西斯》

相比萧乾、文洁若译本,我更喜欢金隄先生的译本,文学性更强,也没有故意降低阅读门槛,今年刘向愚先生的译本也要出了,期待一下。

辉煌的大变奏曲,乔伊斯的文字掌控欲很强,炫技般地运用多种体裁——剧本、问答、古英语,甚至不用标点断句,每个形式的完成度都相当高。可能是平时思维习惯了在不同话题间跳转,“意识流”的写法倒是非常亲切。乔伊斯用典无数,中译本平均每章有超过100个注释,读起来觉得在层层隐喻上蹦来跳去。

这当然不是一部低阅读门槛的书,但它又远没有那么艰涩——即使对圣经内容、希腊罗马神话(《奥德赛》)、文学理论一窍不通,单从文字和情感审美上也能体会到巨大的震撼。十六章的剧本有强烈的音乐性,章节内和全书形成了局部和整体的情绪波浪。章节内部而言,这章长达200页,人物众多,影像缭乱,声音喧嚣,情绪交织,进度过半之后,声音越来越多,越来越响,气氛渐浓,一步步攀上巅峰,站在了整章最高处,而后渐弱,落进漆黑的深夜里。整本书而言,十五章前Bloom和Stephen各自行走,舒缓安静,十五章二人会合,在医院里举行喧闹的酒宴,十六章转场到红灯区,进入热闹的全书高潮,之后两章动静渐小,收尾在天色微亮的梦呓里。第十七章的问答信息含量异常丰富:Bloom和Stephen,昼游者与夜游者,日神与酒神,理性与感性,科学与艺术,父子关系和母子关系,形成了深刻而意蕴悠长的对照。

今年还读了《都柏林人》,写法比《尤利西斯》规整很多,也没什么探索先锋的意图,但已经能看出乔伊斯把所有人物、动作、布景都安排在了合适的地方,合适到难以想象还有其他的摆放形式。接下来打算读读乔伊斯的信件和文论、政论,找两本英文世界乔学家的书看看,还挺感兴趣学术界是怎么分析和解读这部意义重大的作品的。希望未来几年有精力重读一遍英文原版。

2. Cormac McCarthy Blood Meridian

在我12月底读完《尤利西斯》之前,《血色子午线》一直是年度最佳,《尤利西斯》的格局和视野更大,内涵更丰盛,所以排到了第一。这两部作品的阅读体验都复杂难言,却是在完全不同的维度。

Blood Meridian的用词偏僻,加上毫不留情的血腥场面,尸横遍野,很容易放弃。

麦卡锡直白地描写暴力,涉及到人物只有平铺直叙的动作和对话,言简意赅。除了沾满尘土的衣服和红色的血,他把其余色彩都给了景物——金黄的沙丘、银白的月亮、深蓝色的星空,橘红的朝阳和落日、青黑的玄武岩。然而多彩的景色里找不到任何情绪色彩融入,暖色是烧光一切的地狱烈焰,冷色就像深潭底部另一个世界的凝视。这种感觉与面对小说里道德和法律一起崩坏的荒野虚空如出一辙,读完耗尽情感。

在这一层“无处依凭”之上,麦卡锡又塑造了法官这位人物,全身苍白无毛,通晓宗教、法律、地理、天文、生物,像神的化身,但既无神性,也无人性。他是个社会达尔文主义者,又极端自恋,自我为基石,暴力为工具,世界的秩序就得以建立,并且永不死去。主角The kid相比之下是这片土地残存的一丝人性和善,但也并不是世界希望的火光,它先天不足、摇摆、矛盾,绝大多数站在了无情与恶那一边,少数的温情和援手只是在过于黑暗的环境里显得珍贵,最终总会熄灭。

《血色子午线》的美不是暴力产生的美学,而是暴力和冷酷的背景前,毫无意义的美丽自然和毫无意义的麻木和崩坏。

3. 阿摩司·奥兹《爱与黑暗的故事》

奥兹能安顿好大背景和小故事的关系,支线繁多,叙事非线性,有条不紊,文字用情绪和情节牵引向前,流畅自然。语言像被厚棉布层层包裹的一把匕首,看起来圆润无棱角,细读两遍就能发现冷笑和讽刺、隐而不发的愤怒、被时间强行愈合的伤疤,让我想起木心那句“诚觉世事尽可原谅”。他有一种奇妙的敏感,一个不起眼的小细节发散开去,就能铺开一片人生、世界、宇宙的网;他又很锐利,一眼看到爱情、自我、阶级不易抵达的深处。这种强包裹性的语言把家族故事和民族背景织在了一起,在激变的背景下,细枝末节的琐事犹如历史之镜的碎片,映着犹太人与阿拉伯人,耶路撒冷的内与外,家族与民族之间的纠葛。看完铺垫了整本书的结尾,感受太复杂一时竟说不出话,只有一声长叹。

4. 让·热内《鲜花圣母》

热内出身底层,做过小偷,坐过牢,才华是老天赏饭,不同于学院派的矜持与精雕细琢,他的语言放荡不羁,是离经叛道式的好看。《鲜花圣母》情节极其松散凌乱,抛掉一切修饰,核心就是男同性恋的三角故事,人物形象也算不上明确,谈不上性格构建和角色成长。但它的语言惊才绝艳,让我想起了第一次读陀氏、马尔克斯、博尔赫斯和卡尔维诺的感受,《鲜花圣母》当然没有这些作品的深度和力度,但其行文松弛、轻盈、有独创性、剑走偏锋,经常抛出意象在意料之外,但美得情理之中的比喻,比如“你的脸,就像唯一一座夜间的花园独自处在众多太阳环绕不已的众多世界之中”。

阅读体验十分舒适,深度尚浅所以不怎么费脑,只要躺在文字上漂流而下就行。

5. 弗兰茨·卡夫卡《城堡》

2019年读的第一本书,读完只感觉密不透风的层层绝望,踩着大雪把每一条路都走过了,每一条路都是死路。城堡系统庞大、守备森严,城内每一颗螺丝钉都在捍卫其正当性;城外每一个人都想进入城堡,梦想成为上层社会和统治阶级的一分子。不仅是寻不到入口的城堡,他者和人际关系也能马上建起一堵墙。即使有必要的礼貌,也没有人愿意听你讲话,更不能妄谈理解。

在官僚制度和国家机器之外,城堡也是世界的隐喻。

6. 侯世达《表象与本质》

这可能是今年读到的书里对我的思维方式影响最大的一本,时时处处都能在脑中听到它的余音。《表象与本质》集中于词语、短语和场景间内生的联系,从不同角度详细讨论了“类比”这种认知现象。我的思维向来惯于从一处跳向另一处,这本书使得中间隐约又模糊的联系变得清晰起来,虽然本书还不能解释这种跳跃生发的机制,但全面的描述也能让人受益良多。读完本书之后类比发生的频率更高了,似乎大脑有意识地更多地使用了这种思考方式,现在的担心是如果这种思维形成了惯性,也不可避免地建了围墙圈住了自己。

本书彩蛋是物理学家视角解读爱因斯坦1905年发表的狭义相对论论文,顺便科普了相对论的发现史,内容和表达都十分精彩。

7. Rachel Cusk Outline

Rachel Cusk是我19年用英文读到的女作家中最喜欢的一位,还读了她一本中译本《成为母亲》。Outline的语言很像溪水,清澈流畅。她两个特质我非常喜欢,一是极为敏锐,感受力非常强,仿佛比正常人类多长了两百倍的感受器,随意一件小事都有十五分钟的心绪流动;二是这本书中的转化和解读很妙,主角遇到的各种人,理解事件有不一样的重点和因果理论,这样一来事件的面目和解释就是全然不同的体系,读起来有火花四溅的新鲜碰撞感。

8. 理查德·德威特《世界观》

读这本之前刚好读完《血色子午线》,迫切需要一些非虚构安抚耗尽的情感。《世界观》大致衔接了高中物理知识,按时间顺序介绍了从亚里士多德到量子理论的宇宙模型,亮点有二,一是在前几章涉及了一些认识论和科学哲学的浅要知识,介绍了用科学接近真理的方法和规则;二是逻辑严密,环环相扣,把每个理论体系的主要思想和模型、能解释哪些现象、还有哪些现象无法解释,梳理得十分清楚。但囿于科普目的,数学工具的涉及略少了一点,看得出来作者绕开数学花费了不少心思。

9. 陈以侃《在别人的句子里》

陈以侃以十分贴近理想读者的姿势——既熟悉作家也读过好些作品原文——写了真情实感信息丰富的评论,其中掉的书袋加上“字里行间”专栏的小文给不怎么追更欧美文坛书讯的读者开出了一份非常时新的书单。他的行文迂回、绵延、温文尔雅,漂亮讲究,这本书对我个人的意义主要在于了解写书评的其中一种姿势、学习高密度的表达和新世界大门式的作者引见。这种牵线搭桥的珍贵在于,很难找到关注点和品味足够相近的评论者,使得被引上的道路大概也是你愿意去走的那一条。

唯一一本写过长评的书。传送门在这里。

10. Scott Fitzgerald The Great Gatsby

The Great Gatsby大概是去年这个时候读的,也是一本不太容易译出气氛的书。社会意义和历史影响——美国梦碎,做梦者不知如何自处之类自然是有的,但并不是它最吸引人的部分。这本书让我对Fitzgerald产生敬意的主要原因是语言的飘忽与主题的飘忽形成了和谐的整体感。大厨端上来的菜不是原料、刀工、调味、做法和火候,而是一个整体,包裹着食物和对做菜的理解。The Great Gatsby就是这样一块具有高度整体感的作品,它飘渺、无定性、雾蒙蒙的语言与不可捉摸的命运、触不可及的希望互相增色,步调一致,十分协调。

unsplash-logoBinh Nguyen
Article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