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Touch and yet not a touch

论《论摄影》

千层面

这一个月没有什么时间分给书,但总算断断续续读完了苏珊·桑塔格的《论摄影》,第一次读桑塔格的书,印象极好,可圈可点。显而易见,论述中充满桑塔格强烈的个人风格和观点,但真正重要的是切入角度和论述逻辑,以及精简、准确、高效的表达方式。在你看来话题发挥空间是个逼仄的角落,退无可退,她却能找出一百零八种角度切入,再抽丝剥茧分析到最细微处,写下意犹未尽的长篇大论。隐约感知到的、尚未成型的观点,被系统而清晰地解释出来,让人感到自我的无能,同时又庆幸获得提升。

Annie Spratt

全书的几篇文章信息量密集,连注释都有好几十条,讨论涉及时代变迁(至70年代)背景下,摄影与现实世界、与绘画、与艺术的关系,欣赏摄影作品标准的变化,摄影如何影响观察和理解世界。全程都是抽象议题论述,没有故事情节,也缺少具体事例,表达又非常精简,读起来并不算容易,尤其是困倦时很难跟住段落之间的逻辑,断断续续阅读也难把握整篇文章的架构。因此这是一本需要头脑清醒正襟危坐,最好抽整块时间阅读的书。一遍应该不够。

 

翻译问题值得说一说。黄灿然的译本,翻译腔很重,但在我看来,对这本书而言并不算是坏事。忠实还原英文表达习惯可以很大程度上还原原文的句法和结构,降低加工过程产生的歧义,也能展示作者的特色表达。但即便译者选择了这样不讨喜的方式,行文里依然有一些不可避免的概念语义比较模糊,可能需要读原文才能明确。不管怎么说,翻译腔本身确实会拉低许多人的阅读体验,除了读原版似乎也没什么更好的办法。

 

我建议摄影爱好者仔细阅读三遍,反思一下作品与现实世界的关系。甜腻的糖水片和粗暴的高饱和度是否符合自己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和期望,是否能反映个人艺术审美的独特性,会给观者带来怎样的情感和审美上的影响。

 

与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一起推荐给想感受一流语言表达力的人。

 

Article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