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Touch and yet not a touch

2018年阅读Top10

Jo

1.加西亚·马尔克斯《世上最美的溺水者》

马尔克斯是真大师,天生的写作者,用才华、心肠而非技巧写作,谈这本集子的写作技巧没什么意义,因为马尔克斯提供的是一个圆融的整体感:魔幻、瑰丽、奇诡、出乎意料,把枝叶单独挑出来即欣赏不到树的美。我最喜欢同名小说和《巨翅老人》,读到许多处总是不由自主猜这里是什么隐喻,但又隐隐觉得落笔行云流水不屑于停下刻意埋一个隐喻,欣赏顶级文学水平的同时也享受自己全程在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2. 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

读完只觉得太伟大了,雄辩滔滔,力透纸背。俄罗斯这些位作家话多却不啰嗦,只是恨不得把每个细节都告诉你,却并未感到哪里是不重要的部分可以省略。陀氏硬汉地钻进人性和信仰的山洞,把经历和所得写成详尽的报告。宗教大法官这一章就是精华所在,探讨自由与人性,信仰和宗教的功能。


3. 苏珊·桑塔格《论摄影》

桑塔格的风格非常对我的胃口:细腻、简洁、高信息密度,《论摄影》的重大意义有二,其一是高屋建瓴地论述了摄影伦理的各个方面,很值得充实镜头后的头脑和照片前的头脑;其二是值得研读习得于绝处探索议题和精准简练表达的能力,如果说陀氏是永不停歇地往深处钻,桑塔格就是在死路上开道通往开阔处的那个人,她的全集提上日程。


4. 胡安·鲁尔福《燃烧的原野》

总体而言不如《佩德罗·巴拉莫》带给我的震撼大,可能是因为整体感不强,但这本短篇集更多元因而看点更多。最后那几篇给我的印象很深,苍凉、悲哀又优美,经常聊着聊着就面不改色地探讨人生终极问题,这很墨西哥。


5. 弗朗索瓦·萨冈《孤独的池塘》

笔触比较细腻的作家里萨冈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这本小书轻盈而优雅,忧郁而美丽,虽然主题都逃不过中产情爱,但深处是人生躲无可躲的困境。心理描写展现得复杂又真实,写足了亲密关系各个阶段的幽微心思。有许多篇结尾收在半空,余味无穷。


6. 威尔·贡倍兹《现代艺术150年》

读的时候并未抱这么大期望,但作者不但学识广博,表达看起来也极为舒心,说明译者也用了心,我今年读到的作品里译笔为内容加分还挺少见的。这本侧重于派别分类而非技法分析,梳理得很棒,很多只听过名字不知详细的艺术家都能对上号了并且能理顺年代了。


7. T·S艾略特《荒原》

同有一股知识分子气,艾略特比桑塔格更书卷一些,诗写得相当棒,各项技能点满,有青涩的少年浪漫,有沉重的宗教隐喻,有趣味的萌宠情怀,还有好些端着不放的社会责任感。


8. V.S. 奈保尔《米格尔街》

《B·华兹华斯》还是最佳,整本书满含记忆的美和悲悯情怀,把人物写丰满、情节写得真实有趣简直是随手就能做好的小事,但许多小镇文学的作者们还在为后者而挣扎,前者都无法想象。


9. 卡伦·霍尼《我们内心的冲突》

对三类神经症人格的内在逻辑分析十分详细完备,虽然缺乏经历无法站在病患角度理解,但好歹比之前的粗浅认知深刻很多。这本书的体系我很中意,思路清楚明了,有铺设有延伸。虽然全程讲抽象概念很少举例,并不算特别好读,但为了学习新角度,明年计划把这位作者其他几本书也看了。


10. 王尔德《自深深处》

第十位我在《自深深处》和《你们再也不写了?》之间纠结了很久,《英国病人》也是很好的,但感觉作者对不熟悉的领域掌控力还是差了一些影响了阅读体验。后来《自深深处》凭借中间谈耶稣和艺术的部分险胜了柯赛的短篇集。事实上这本首尾的怨怼一开始看觉得新鲜,久了总是不耐烦的,谈艺术的部分让我想起了木心在《文学回忆录》中的类似观点即心肠、爱和胸怀与审美和艺术密不可分,而耶稣是其中代表。造诣到达一定程度的艺术家,对“同情心”一定是极为看重的。

今年算是实现了自己多读一些非虚构的目标,但我逐渐认识到非虚构带来的体验、智识和思考力上的提升很多时候并不如虚构类,今年选书很有些草率,明年的目标是尽量少读新书,拒绝畅销书,阅读品质这东西提升上来了就很难将就了。

Article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