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Touch and yet not a touch

2023.2 精神食粮记录

Jo

受友友秦海碗启发,本月也试着写一篇精神食粮摄入记录,但是看着容易,写完累瘫。如果三月还要写的话还要提前规划时间,当然我本月(包括今天)也相当懒惰了。


李硕《翦商》

读完这本书有点后悔,题材确实少见而且猎奇,商朝人祭的部分也有考古学报告作支撑,细节极其暴力残忍。但是商周交替时期的解读显得过于一家之言,尤其是是易经释读的部分,看着非常牵强,作为对上古史和考古缺乏了解的普通读者很难辨别。

新京报刊了一篇书评,作者自谦是外行,但至少懂得比我多多了。

Living by Fiction by Annie Dillard

Annie Dillard的语言简单清晰,直面文学艺术与世界复杂关系。这些话题过于宏大抽象:当代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学、文学与批评的关系、文学与艺术、艺术品与世界、世界有意义吗,她不用艰涩理论和复杂句法,直接用自己阅读和写作的经验去拆解,仿佛徒手杀死恶龙的勇者,展现了一个作家和思考者真正的创造力和独特性。这类“终极”问题当然没有确定答案,也许你并不一定赞同她的立场和观点,也一定会受益于她搭建的框架。

机缘巧合开了这本,挺喜欢的,有可能会进年度十佳书单。

安妮·迪拉德《万物归一》

她写自己住的小屋像一个头盖骨,一个为窗户设置的固定装置;一只雌蛾扑向她的篝火,燃尽的火光“让黑暗中我毛衣的袖子、身边金凤花的绿叶和松树皱巴巴的红色树干瞬间一蓝”。她写孤岛山峦,葡萄酒、代祷文,引《以赛亚书》和路德,但并不困于无处不在的灵,或至高无限的神。她写的是无法认知的宇宙、无常的命运,却没有躁动的焦虑,也没有清醒的悲观,她的平和与安静甚至有些疗愈。

Annie Dillard的书引进很少,我应该还会继续读她其他的书,下一本先读《听客溪的朝圣》。

裘帕·拉希莉《罗马日记》

一直对Jhumpa Lahiri没什么兴趣,这是我读她第一本书,不算太喜欢,也不想读别的了。(我还买了《解说疾病的人》,有点后悔)

The Physics of Sorrow by Georgi Gospodinov

结构是精心设计过的,中心故事是米诺陶神话:黑暗、恐惧和无聊中的童年、人/动物的双重身份导致没有归属。经常出现的元素有各种形式的迷宫(城市街道、大脑、DNA、错综复杂的回忆、真假难辨的故事)、黑暗(地下室、黑暗的磨坊、矿井)、阿里阿德涅的线团(山鲁佐德的故事/生命线、故事的中心线索)、神话可以被重述,米诺陶不是吃人怪物而是被抛弃的小孩,忒修斯不是英雄而是杀手。整体观感有点像更紧凑一些的《云游》,但实在太直白了,众多故事和回忆很短又非常细碎,反复回到主题让故事从新鲜变得拖沓。不过Gospodinov的幽默挽救了一点,他把自己的名字写在墓碑上,又在epilogue里写了个同名主角2058年的死期(90也相当长寿了)。

年初的待读清理计划之一,总算读完了,还是有点意思,这本出现在文景这两年的新书预告里,书中涉及1946-1990间保加利亚的生活和政治细节,不知道会有多大程度的影响,祝文景好运,顺利出版。

读了New Yorker的一篇书评

播客

全部列出太多了,列一下我有话想说或者比较喜欢的单集吧。

剧谈社质量一直很稳定,听完这期对中医有新认识。

可能是本月最爱的单集,不同于新闻报道,这集是对报道和呈现方式的观察,让我对fiction和nonfiction界线的理解加深一层,独特视角的观察需要配合优秀的表达能力,杨一老师这两个技能都满点。

还差两三期没听完,连着听了几年,是每年过年的期待,跟去年的内容相比今年的轻松了不少,很喜欢加入的鸟类知识和观鸟经历,是我的知识盲区,刚好上个月还读了《远东冰原上的猫头鹰》。

深焦这期不太喜欢,觉得没有怎么展开聊就结束了,疲惫娇娃的相对好一点,不过也没有到想要推荐的程度。

Zadie Smith写了一篇影评,不过更像借Tar抒发对Gen X与Gen Z的观点。又读了New Yorker上的一篇

听了米莎去年年底出的新专,找了她的访谈来听,那时候她刚拿了金曲奖最佳客语歌手和客语专辑,听起来米莎和主持人阮璽不太熟,但她声音里透出的气质和个人经历的确很特别。

睡前随便点开听的一期,反正没听完就睡着了,关于动物的观察和小故事蛮有趣的。

一直还挺喜欢听有关紧要的访谈,讲了一些“译文纪实”系列背后的故事,王老师真是个充满能量的人。

品质一如既往,很欣赏四楼以个人口味作为准绳的态度,是优秀的curator的基本素质。这期让我注意到了跳过的一篇New Yorker文章,讲“冒名顶替”,有时间读一下。

这个月听了两期讲杨苡的回忆录的节目,个人认为鼓腹而游比跳岛那期听感好很多。

主要讲的是The Right to Sex这本书,记得今年也要出中译本了,主题是Intersectionality,台译“交织性”,虽然不算什么特别新的观点,但我还没有专门接触过这个主题的内容,播客里举的例子很好,最后惯例配的古典乐是门德尔松,为了纪念由于女性身份只能隐身在他背后的姐姐而作。

每次听If Books Could Kill都被笑死,仿佛是个喜剧节目,具体到这集,横跳在“这书这么差吗”“但它地位这么高应该不至于吧”之间。反正听完之后是一点都不想读了。最后那句you bastard充满灵魂。(哎我还买了,我再也不乱买书了)

近期很火的叙事型播客,罗琳和trans的事没有怎么关注,尽量就跟着这档音频纪录吧,目前就听了第一集,是典型的优秀叙事节目的制作水平,主要是罗琳自述HP第一本出版前的个人经历。

长文

Salman Rushdie遇刺以来接受的首次媒体采访

建议与New Yorker Radio Hour的音频采访配合服用,信息量非常大,涵盖文坛八卦、Rushdie成长历程及遇刺当天经历详述,生活近况,袭击者的若干信息。文章和播客中都时不时有闪光的幽默,他是一位真正的勇者。

The Physics of Sorrow里还提到了Rushdie这件事,写了个某人在一个婚礼现场与Rushdie同桌,深感惊奇,以为他一定东躲西藏的,自己紧张地环顾四周生怕有突发情况,最后还卖给他一个故事。

最近公开的Clarice Lispector采访音频和译文,由她的传记作者、英语译者Benjamin Moser翻译

Mircea Cǎrtǎrescu《螺线管》的两篇书评,TLS纽约时报各一篇。

三月打算读这本,不知道一个月能不能读完。

麦尔维尔和他的知名的传记作者Lewis Mumford的故事

伍尔夫讲“隐私”,虽然是个小角度,但是写得挺有创见的,有启发

多和田叶子 Scattered All Over the Earth 书评

Photo by Bernd 📷 Dittrich on Unsplash
Article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