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谱外的热心读者陈先生
这本书是我文学阅读生涯中里程碑式的作品。本文简单记录阅读时零散的私人感受。
几篇以作家名为题的长文章,以十分贴近理想读者的姿势——既熟悉作家也读过好些作品原文——写了真情实感信息丰富的评论,其中掉的书袋加上“字里行间”专栏的小文给不怎么关心欧美文坛书讯和八卦的读者开出了一份非常时新的书单。区别于简练、精准、干脆利索的美,这种行文迂回、绵延、温文尔雅,漂亮讲究——即使写读《香蕉鱼》中的对话一头雾水时也依然一丝不苟地斟词酌句,还抖了包袱。
这本书有些英文阅读门槛,最打眼的例子是“房间里的那头大象”,不太明显的是行文中一些英语世界习惯的句法和措辞,常读英文的人可能觉得更自然,甚至还有自动在大脑内中译英的趣味。也由于书中讨论了许多“翻译模范”和“不可译”,自然也是英文世界的读者更能对此有所体会。
阅读过程里发现了不少和我一致的视角和观点,比如谈到萨利·鲁尼的《聊天记录》,陈老师说“鲁尼自如地游走于动人的掏心掏肺和可笑的自我认知”,这两点使小说中“年轻的人和年轻的爱”异常坦诚、真实、有细节和质感。也有殊异的体会比如毛姆,即使读完毛姆那一篇后也不太能欣赏他。在我十分有限的(两部长篇、一部文集、若干短篇)毛姆阅读经验中,唯有《爱德华·巴纳德的堕落》第一篇《雨》略有“能够珍惜的心动”。
麦克菲把素材打印出来剪成如山的纸条再分类,麦凯恩教你要一直把屁股放到凳子上,又知道大师们也是整日对着空白纸张写不出字,无疑使写作中时光的消磨变得更合理和愉悦了。
大多数时候我的阅读观感都是:这是哪位?这是什么作品?这样的体验是怎样一种感觉?读作品之前先读评论不太能对阅读体验产生共情,哪怕读完真的能生发一模一样的感受。而对作者时代、国别、生平经历缺乏了解,就没法在文学史中定位ta,也无法理解与某人的情谊有什么悠远的意义。
本书既非学院派的条分缕析,也非常见的口感和心理白描,既有着区别于许多作家评论的仰视姿态,表达上又显出一些骄矜,其中穿插极具个人风格的引经据典、文坛八卦、真挚情感,上周在朵云《巴黎评论》杂志的活动上我问陈以侃老师是怎样在文学评论的光谱中定位自己的,他回答自己其实是在光谱之外,而看似另辟的“蹊径”,其实是自己唯一能走的路。
Photo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