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Touch and yet not a touch

2017年度书单Top10

Jo

1. 胡安•鲁尔福《佩德罗•巴拉莫》

这是一部三四个小时就能读完的中篇,但值得来回读很多遍,梳理情节发生顺序,体会文字的流动和氛围的铺陈,当然还有墨西哥文化独特迷人的生死观。生者和鬼魂的对话极大渲染了魔幻现实的魔幻色彩。鲁尔福写起小说来真是像风一样自由,绝对称得上是大师水准的作品。

 

2. 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

福克纳的代表作,用四种不同的视角讲同一个故事。意识流比鲁尔福更朴实浓郁,美国南方的风情让人想到《飘》。南方叙事或多或少会涉及种族议题,但并不十分深入,只是作为文学性和艺术性的幕布。

 

3. 木心《文学回忆录》

断断续续看了两三年,终于看完了。这部作品不能当成文学史教材读,因为全篇几乎都是观点,有时包含很大的偏见,但这正是它的迷人之处。很多观点角度新鲜,远非文学史的老生常谈,木心先生的语言优雅而凝练,经常有让人拍案叫绝的精当比喻。梳理先生的生平经历和文字风格,再仔细研读先生对各位作家的评价和偏好,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4. 埃特加•凯雷特《突然,响起一阵敲门声》《美好的七年》

《敲门声》是脑洞很大的短篇集,适合有点小空就读上一两篇;《美好的七年》是作者的随笔集,记录了人生中有重要意义的七年时光。凯雷特是个很轻快的以色列作家,我非常喜欢他别开生面的幽默感,调侃起以色列的历史包袱来一本正经但又云淡风轻,可能我自己的笑点也很奇怪。

 

5. 双雪涛《飞行家》和《平原上的摩西》

今年刚接触双雪涛,他很罕见地以80末90初的东北为故事背景,写出了极具时代感的幸福和挣扎。80后这一批作家中他非常会讲故事,而且优秀得独树一帜,在他身上可以找到很多作家的影子:村上春树、王小波、马尔克斯…把《飞行家》和稍早一点的《平原上的摩西》对照,可以看到很明显的进步。

 

6.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很好的中国哲学史入门书,冯友兰先生才识了得,才能把这么复杂宏大的话题梳理得清晰流畅。看完之后可以对各个流派观点有系统性、全局性的了解,也能看到对儒家、道家存在许多误读——它们既没有那么多光辉,也不至于多么阴暗。先生分析切中肯綮,用词简明准确,读起来畅快,驾驭思想和语言的能力让人称羡。但是这本书对文言文功底有很高的要求,书中的经典原文我读起来总是一知半解。

 

7. 黑塞《悉达多》

这大概是我读过最纯净的作品吧,在任何一个层面都称得上“真善美”。姜乙的译笔太棒了,优美流畅饱含诗意。

 

8. 奥克塔维奥•帕斯《太阳石》

写墨西哥游记的时候跟《佩德罗•巴拉莫》一起看的,比今年读的阿多尼斯的《我的孤独像一座花园》更喜欢一些,后者太赤诚,帕斯相比更狡黠。读着他的诗,就像回到墨西哥城市中心的广场树荫下,他是真的爱这片土地,完全还原了墨西哥干燥的翠色的美。

 

9. 迈克尔•波伦《杂食者的两难》

比同是科普向的《人类简史》走心多了,虽然也有美国畅销书一贯的絮絮叨叨的毛病,但信息量是足够的,后半部分亲身准备自给自足的一餐,虽然以体验和感悟为主,但因为叙事流畅,也并没有牺牲可读性。食品工业的每个环节和副作用很少有人想到去关心,所以非常感谢作者把这些讲出来,如果生物学和生态学知识更多一点就好了。

 

10. 李静睿《北方大道》

这本是私心推荐,加了进来,偏好非常个人。论整体文学性和艺术性,《北方大道》比不上名单里的其他文学作品,但个别几篇写得非常戳心。李静睿的作品总是揭开现实最糟糕的一面,不留余地,这也是她一以贯之的特色,《海边的曼彻斯特》式的阴郁。书评见对难过上瘾

Article

One Comment

  • yaoshuai

    没想到你还看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