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ond-Rate Second Place
我从没想过有一天会给Rachel Cusk的书打两星半,也从没想过读她的时候会想起我讨厌的Sally Rooney,并且不情愿地承认她在一些地方做得还不如Rooney. Outline Trilogy之后的Cusk可能想突破自身,试图在故事中加入更多动作和情节,改变重哲思而轻故事的风格,但Second Place无比清楚地展现了她的写作短板,虽然她最为擅长的洞察、思考和内省在这本书里有所体现,但这些是本书唯一精彩的部分,余下的都谈不上完成度。
19世纪小说之精妙——立体的人物、扣人心弦的情节、恰到好处的环境描写,都是Cusk完全缺失的技能,Second Place里情节明显增多,但尴尬之处在于,它们既没有轻盈松散到能为大段的沉思服务,也没有丰富紧凑到能建立起清晰多面的人物,Justine和Tony是观念的空壳,Brett和Kurt依然面目模糊且不知角色作用,最终呈现是一团不新奇、不协调、不知所云的结构。像Rooney的《聊天记录》一样,Second Place的人物也是高度观念化、标签化的,她并未试图搭建具体的人,而是贴满标签的,装着界限、立场、观点和经历的盒子。无意讨论作者应该创造血肉还是盒子,只是Second Place中的盒子和故事远非良配,书中人物对时移世易的反应相当迟钝,几乎不具备主观能动性,缺乏与情节的化学反应,只适合被当作思考投射的客体。雪上加霜的是,故事本身也十分贫瘠,缺乏看点。即使Outline的情节更弱,基本只是吃饭、搬家、游泳、乘飞机这种琐碎日常,但正是这种琐碎使它低调不起眼,充当了人物引入和思维转场的作用。Cusk对群像几乎毫无控制力,3个以上的人物同处一个空间时,读者就不能期待有意义的互动了,而大部分时间里main house和second place有6个人,人物间的关系张力探索远远不够。若明知自己力不从心,就无需安排这么多人物,何况这个故事也不需要。而《聊天记录》故事上更流畅,正是因为Rooney更有传统小说技巧,流畅的转场和可圈可点的群像戏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情节的薄弱,辅以真实贴合的心理铺陈,观感上也还过得去。
思考和故事的生硬拼凑使阅读体验宛如过山车,M通过L大段大段反视自身的部分流畅迷人,夹杂对亲子关系的反思也差强人意,但是对话、互动、故事推进都很干瘪,味同嚼蜡。读者点了一杯牛奶,但在一大半时间里,喝到的都是带着奶腥味的水,混着没有冲开的结块奶粉。
书中的隐喻俯拾即是,不过既不自然也不顺滑,遮掩的痕迹太重,但读者又很容易给出答案,这种写法很不聪明,配上薄弱的情节更显得故弄玄虚。有些部分又过于直白,Eve的指向生怕读者看不明白要特意解释,美感顿失。
不过好在Cusk还是靠M的自省撑起了一部分叙事,M是一个天生自卑、缺乏安全感和自我价值感的女性,认为自己终生被困在女性的弱势身份和他人的目光里,丈夫虽然强大而自洽,但过于内聚和封闭,无法给她想要的互动和影响。M看到刚愎自用、自私自利、毫无道德的L,开始向往这种可以完全不顾他人看法的自由和勇气,渴望被这样的目光注视甚至拯救。她与L精神上的依赖和对抗、对创造的渴求、对人生目的的思索称得上精彩,虽然能看得出强大的、女权的作者「扮演」战战兢兢弱自我角色的痕迹。M审视与Justine的关系虽然写得不错,但毕竟有些陈词滥调;到了交代每个人物的童年环境,就成了弗洛伊德理论的蹩脚版。
作家想要摆脱固有的风格标签完全没错,但Cusk可能太着急了,没想清楚自己究竟想呈现什么,Second Place确是一部失败的实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