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读坏东西如同不想过坏日子|2022年度书单十佳今年自己的阅读愈加放飞了,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恶趣味)读了不少,没怎么管各路榜单和推荐,用哈罗德·布鲁姆的话说,“不想读坏东西如同不想过坏日子”,人的精神世界和内心秩序是需要精心构建的,日子已然足够坏,读的书几乎构成自我的一部分,今年给自己挑的书大体上挺满意的,选出来的Top10都是阅读的高光时刻。 December 23, 2022
在诗歌之中,证明变成了读者的乐事,没有必要引入第三方;而这就是关键的一项区别——诗人给读者留下了某物,以便读者为了他或他自己,去发现关乎自身的内容。现象学提供了一种海德格尔所谓的在世存在,在世栖居的方式,而科学尽管具有诸多建树,但它不能给人提供一种存在的方式。——彼得·沃森《虚无时代》… August 9, 2021
Second-Rate Second Place作家想要摆脱固有的风格标签完全没错,但Cusk可能太着急了,没想清楚自己究竟想呈现什么,Second Place确是一部失败的实验作品。 August 9, 2021
2020年个人阅读Top10没有想到2020年读过的书居然比去年更少,依然以虚构文学为主,读了读去年写的个人阅读总结和今年写过的读书小结,发觉至少在读书和写总结上,今年还是有所进益,我想这应该就是记录的意义。 January 1, 2021
对难过上瘾2020年10月20日,豆瓣把这篇写于2017年7月4日的书评转为了自己可见,理由是“含有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而书评在豆瓣上被作者本人回复,无端消失也很可惜,特此搬来博客备份。 October 21, 2020
二月阅读小结本月由于疫情爆发无法出门,只能宅家看书,但身处疫区,社交平台时间线使人焦虑,又影响效率。经过调整之后我总算比平时多看了点书,值得记录一下。豆瓣越来越让人失望,为了摆脱书影音记录对豆瓣的依赖,这个月开始自己写总结。希望自己能保持常常写作、常常总结的状态。 March 2, 2020
人类文明另一种可能的面貌每次看冒险手记形式的非虚构作品都深深敬佩作者为格物致知和成书付出的辛劳。为了捕到濒临灭绝的布氏果蝠要爬上15米高的大树,忍着蚊虫叮咬在树冠上架网;为了追踪Tenkile,感染了恙虫病在生死边缘徘徊。热带岛屿气候湿热,与大小形态各异的虫子相处(还包括作者最怕的毛茸茸的大蜘蛛)是常态,还要在崎岖山路间爬上爬下,带着设备远距离徒步,住在卫生和居住条件很糟糕的简陋屋檐下。翻越崇山峻岭,横穿溪流草甸,钻进密布骸骨的山洞,踏上氧气稀薄的高原,终于将人类的知识边界外拓展了一点点。身为哺乳动物学家,书中对各类珍奇难遇的树袋鼠、袋貂、针鼹、蝙蝠、老鼠如数家珍,顺带介绍了些罕见的极乐鸟、青蛙、巨蟒等猎奇的热带动物… July 23, 2019